本地宝首页 加入收藏
宜春地图 / 樟树市地图 返回

汇深网 版权所有 2006-2024 粤ICP备17055554号-1

宜春樟树市简介

  樟树酒文化源远流长,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谷物生产,商代有佳酿,宋代出名酒,清末民初,“四特酒”又在竞争中崛起。
  樟树酒文化,有文字记载是从南宋开始。爱国诗人陆游,号放翁,以喜酒、豪放著称,他在临川任职时著有《剑南诗稿》,在“对酒”诗中写道:“名酒来清江,嫩色如新鹅”,可见当时樟树的酒已颇有名气了。
  “四特酒”一名始于民国初年。清末,娄源隆独创南北合一的酒型,即用北方汾酒(以高粱为原料,大曲发酵)和当地土酒(以稻谷为原料,小曲、药曲发酵)两种工艺相合酿造,并巧为勾兑,生产出酒色清亮、香醇可口的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特型白酒,即四特酒。而“四特”一名则是在激烈的生意竞争中产生的。首先是娄源隆分店“天成”别出心裁地在酒坛上贴上两个“特”字,即所谓“双特”,以示他的酒优。抗日战争前夕,又用大鹏商标,标出四个“特”字,以示更优。于是,娄源隆这种特型酒便以“四特”而闻名。
  1959年,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。樟树四特酒厂接通知,送五百斤酒上庐山,邵式平省长请周恩来总理品尝四特酒,周总理品尝后,盛赞四特酒“清、香、醇、纯,回味无穷”。
  樟树,它以中药业著称于世,享有“药不到樟树不齐,药不过樟树不灵”的美誉。中药业是樟树宝贵的古文化遗产,也是樟树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篇章,更是我国中药业宝库中的绮丽瑰宝。
  樟树这块宝地,在医药方面之所以能从悬壶施诊,发展到药墟、药市、药码头,进而成为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;从经营性到技术性,形成全国最大的药帮——樟树药帮,并以药必到樟树方“齐”,药若过樟树则灵,而誉满神州。这并非仅仅是“樟树老表”会做生意,更不是靠“奸商”的发迹,而是千万人的赤诚奉献,千百年的艰苦创业,千万次的反复实践,才建立起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医药千秋大业,成为今日的药都——樟树。
  1988年10月26日,经国家民政部批准,撤消清江县设立樟树市,以原清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樟树市的行政区域。
  樟树市地处江西中部,鄱阳湖平原南缘,跨赣江中游两岸,自古有“八省通衢之要冲,赣中工商之闹市”之称,水陆交通运输十分便利,浙赣铁路穿境而过,京九铁路和105国道纵穿南北,赣粤高速公路和沪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,樟树港与南昌、九江港并称为赣江三大港口。地理坐标:东经115°06′33″至 115°42′23″,北纬27°49′07″至28°09′15″。市区位于横穿江西的浙赣铁路和纵贯江西的赣江交叉点上,市域东邻丰城、南接新干、西毗新余、北连高安。全境东西长50公里,南北宽31公里,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。
  樟树交通便利,素有“八省通衢”之称,设市19年来,交通事业迅猛发展,全市现有公路683条,总里程1362.455公里,其中赣粤高速公路和沪瑞高速公路,计54.9公里;国道27.04公里,省道 65.23公里,农村公路1215.285公里,形成了一个以国省道为主干、县乡道为补充的现代公路网络。新建汽车客运站三个,占地面积20900平方米,建筑面积5387平方米,日发车500个班次。现有营运车辆2286辆,其中货车1995辆、客车193辆、公交车42辆、出租车56辆,经营省际班线3条、省内跨市班线8条、市内班线12条、市内乡班线27条。